-

-
从1949年美国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简称CAP)首先开始研究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简称质控)问题,美国学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使用质控图的实验室室内质控,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工作正式拉序幕。
到70年代,实验室质量控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质量管理,推行Good Laboratory Parctice(简称GLP)。进入80年代末期,GLP的统一标准产生了,发展到\"认证实验室\"管理阶段。[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53_1.html
-

-
记者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获悉,第一批4万多瓶国产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经分装下线并进入成品检定程序,26日,严格的第三方“揭盲”测试结果揭晓,产品的免疫效果达到90%以上。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防控流感大流行,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5月6日迅速成立了由所长杨忠东任组长的“应对流感工作小组”,生产、研发、质保、物料等部门全力以赴投入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应急研发生产和临床申报工作。
中国生物[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44_1.html
-

-
对很多科学家来说,癌症和爱滋病长期以来一直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最新消息称,癌症疫苗可能很快就会问世。新的治疗实验已经能够成功的阻止了动物体内的肿瘤增大。
这种实验中的疫苗可以在5个月内保护动物免患癌症,而且可以使那些已患癌症动物体内的肿瘤不再增大。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琳斯加学院癌症研究中心正在对这种疫苗进行改进,希望能够用到人类身上,相信可以帮助那些已经接受过手术治疗或放化疗治疗的癌症病人不再旧病复发。
1990年,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名为血管抑制素的药物,它可以阻止肿瘤生长出新的血管,使肿瘤无法获得生长[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34_1.html
-

-
近日在第九届国际呼吸道病毒感染研讨会上披露的两项临床研究数据首次显示,配方以GSK专利佐剂系统的大流行强裂解抗原H5N1疫苗,可以提供对预防H5N1型毒株足够水平的交叉免疫力,从而在H5N1型病毒引发人类大流行时,保护接种过疫苗的人群。
第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用GSK专利佐剂技术生产的大流行前流感疫苗中,仅含有非常低水平的越南H5N1型抗原,却能够在人体诱导强大的针对印度尼西亚病毒株交叉免疫中和抗体应答。和注射不含佐剂疫苗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如果在疫苗中添加了佐剂,在第42天的中[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26_1.html
-

-
[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25_1.html
-

-
200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由发现HPV和HIV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发现HIV的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自1981年艾滋病这种新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刚有报道之时,就开始了对HIV的研究。他们从早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肿大的淋巴结中分离出细胞,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在这些细胞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的迹象,从而确定了是逆转录酶病毒感染。
到1984年,他们从性传播感染、血友病患者、母婴传播以及输血感染的患者中都分离出了这种病毒。自此以后,科学家证[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24_1.html
-

-
一、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固定化酶及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2、 掌握固定化细胞中基本、常用的方法。
3、 学会利用固定化酿酒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二、原理
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微生物的固有酶系进行各种相关的酶促反应。当考虑到微生物细胞可将各种酶再生,并且酶在细胞内比提取出来后的稳定性更高的特点,科学家们开始了从酶的固定化研究进入了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的研究历程。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原理是将酶或微生物细胞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酶或[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15_1.html
-

-
基因工程在工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生产法具有许多优越性,结合基因工程手段,可实现许多美好的设想。例如,目前用100 kg胰脏只能提取3~4 g胰岛素,而用“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则只要用几升发酵液就可取得同样数量的产品。1978年美国有两个实验室合作,使大肠杆菌产生大白鼠胰岛素的研究已获成功。接着,又报道了通过基因工程使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实验成功的消息。1982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也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人工合成的脑啡肽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中,[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11_1.html
-

-
1 科学研究:药物研究开发与基础研究
药物研究与开发
(1) 新药筛选:如化学合成药物药效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筛选与鉴定等.
(2) 疫苗研究与开发:如病毒性疫苗的研究与开发(肝炎病毒疫苗,艾滋病疫苗等),肿瘤疫苗(多肽疫苗)等.
(3)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如干扰素研究与开发,细胞生长因子研究与开发等.
(4) 细胞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人参皂甙,紫杉醇等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与开发.
(5) 单克隆抗体制备:包括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基础研究
([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09_1.html
-

-
实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手册
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是指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细胞培养的培养物可以是单个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群。
细胞培养目的与用途
1、科学研究:药物研究开发与基础研究
药物研究与开发
(1) 新药筛选:如化学合成药物药效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筛选与鉴定等。
(2) 疫苗研究与开发:如病毒性疫苗的研究与开发(肝炎病毒疫苗、艾滋病疫苗等)、肿瘤疫苗(多肽疫苗)等。
(3)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如干扰素研究与开[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05_1.html
-

-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时间一般为48h以内,有些应于当日电泳检测,大于48h后带型不规则甚致消失。
一.假阴性,不出现扩增条带
PCR反应的关键环节有①模板核酸的制备,②引物的质量与特异性,③酶的质量及活性 ④PCR循环条件。寻找原因亦应针对上述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模板:①模板中含有杂蛋白质,②模板中含有Taq酶抑制剂,③模板中蛋白质没有消化除净,特别是染色体中的组蛋白,[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30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