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软脑膜转移(LM)是实体瘤致命并发症,虽有炎症浸润却无法控制肿瘤。本研究通过小鼠模型和临床样本,发现 IFNr 由 T 细胞产生,通过促进常规树突状细胞(cDC)成熟为 CCR7+ DC,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发挥抗肿瘤作用,为 LM 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515_industrialnews_1.html
-
- 研究人员在果蝇(Drosophila testacea)中发现了一条 “自私” 的 X 染色体,它能在精子和卵子中扭曲遗传规律。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这项研究确定,广泛分布于古北区林地果蝇的 X 染色体会消除含 Y 染色体的精子,确保更多后代继承它。在雌性果蝇中,它会优先进入卵子。[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514_industrialnews_1.html
-
-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探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动物模型构建、行为学测试、单细胞测序、免疫组化等关键技术方法。他们构建了多种患者来源的小鼠异种移植模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和非 CNS 癌症模型,还使用了免疫健全的小鼠模型。[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513_industrialnews_1.html
-
- UT西南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可能会导致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这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研究结果发表于Communications Medicine将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与治疗后复发联系起来,并表明它可能有助于肿瘤逃避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免疫监视。[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ysamyzldkxgddbz_1.html
-
- 溶酶体相关疾病机制不明且治疗手段有限,为探究其奥秘,研究人员开展关于 PLA2G15 的研究。结果发现 PLA2G15 是 BMP 水解酶,靶向它可改善尼曼 - 匹克病(NPC1)病理,延长寿命。该研究为溶酶体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jmrmtgjmpla2g15bxzlr_1.html
-
- 受化学生物学和基因编辑领域最新进展的启发,研究人员设想出一种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对蛋白质一级序列进行翻译后编辑的技术,这种技术还能作用于最能代表天然生物学状态的内源性蛋白质。该系统能够在用户指定的位点,将外源蛋白质片段拼接到目标蛋白中,实现时间上的精准控制,还能引入有用的标记和非经典氨基酸[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507_industrialnews_1.html
-
- 由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omás Ryan教授领导的一项新的多学科研究表明,大脑会形成对寒冷经历的记忆,并利用它们来控制我们的新陈代谢。这项新发表的研究首次表明,冷记忆是在大脑中形成的,并描绘出它们随后是如何驱动体温调节的。这一发现可能在治疗一系列疾病(从肥胖到癌症)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naturekxjfxjyrhkzxcd_1.html
-
- 在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中,tau 蛋白积累与认知症状紧密相关,但 tau 导致记忆认知衰退的细胞机制不明。研究人员围绕 AD 患者来源的高分子量 tau 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展开研究,发现其会损害神经元爆发式放电,这为理解 AD 认知衰退提供了细胞机制,意义重大。[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430_industrialnews_1.html
-
- SuperSep Phos-tag(TM)是研究蛋白磷酸化的方法,无需特异性磷酸化抗体或者同位素标记。[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SuperSep_1.html
-
- 近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对1063例结直肠癌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癌症不同阶段相关的基因,并识别了结直肠癌关键预后因子,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都提供了数据基础,相关研究于8月7日发表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结直肠癌多组学研究。[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20250427 _industrialnews_1.html
-
- 核酸提取与纯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临床诊断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从复杂样本(如血液、组织、环境样本等)中分离出高纯度核酸(DNA/RNA),以满足下游应用(如PCR、测序、基因分型)的需求。传统的核酸提取方法(如酚氯仿法)存在操作繁琐、有毒试剂残留等问题。随着技术进步,基于固相吸附原理的核酸提取纯化耗材应运而生,显著提升了实验效率与安全性。[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hstqchzbxlhc_1.html
-
- 摘要: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表面发现了一种易于药物治疗的靶点——在多个体内模型中,单克隆抗体抑制了白血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2021年,由Ryan Flynn医学博士和他的导师、诺贝尔奖得主Carolyn Bertozzi博士领导的研究,揭开了生物学的新篇章,描绘了细胞表面上一种新的参与者:glycoRNAs。最近在《细胞》杂志上,Flynn和他的同事们扩展了这一发现,他们发现糖RNA在细胞表面与RNA结合蛋白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簇。这些簇似乎调节细胞与环境之间的通讯。 现在,[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xbbmdrnajhdbsdkazdgj_1.html
-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中的一种抗真菌蛋白质也会加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肠易激病(IBS)、1型糖尿病、湿疹和其他慢性疾病。科学家们发现了DECTIN-1蛋白质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种功能,它在突变状态下限制了免疫系统中T调节细胞的产生。[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kzjdbdectin1kyyzsmyj_1.html
-
- 外源性 DNA 残留检测方法有 DNA 探针杂交法、荧光染料染色法和定量 PCR 法。目前,荧光探针 qPCR 法是主流 HCD 检测手段,因高灵敏度、序列特异性及准确性,为生物制药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数据。[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swzpzljcfa_1.html
-
-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一位专家评审认为,这项研究“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增强了我们对血清素在情绪调节、学习和动机行为中的作用的理解”。[查看]
- http://www.cxbio.com/Article/sciencejkcqmtpyxqszw_1.html
相关搜索
西宝生物资讯
-
西宝生物企业营业执照
-
西宝生物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
西宝生物 laysan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Ludger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Reagecon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富士 - 和光纯药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Fortis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环凯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企业系统建设优秀单位
-
西宝生物 中国制造网认证供应商
-
西宝生物 Lumiprobe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Elicityl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LKT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2A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西宝生物 BioVendor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Bioporto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BioAssay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Jackson Immuno Research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Creative PEGWorks - 代理证书